• 知名艺术家为《绝地求生》六周年庆典创作新 LOGO

  • 2023 第十届 INNODESIGN PRIZE 全球创新设计大赛征稿

  • 慈善团体展览 Hysterical 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艺术品和活动

  • 硅谷银行倒闭后,出现了多个临时 LOGO

  • 智慧屋出版社(Wisdom House)启用新 LOGO

  • 波兰广播电台 Radio Złote Przeboje 重塑形象,启用新台标

  • iCAR 汽车×曹雪|冰墩墩设计师曹雪全新力作 iCAR 汽车 logo 即将揭晓

  • 陈京个展《玫瑰美人》

  • 冰墩墩设计师曹雪又一力作,浅析 iCar 汽车 logo 设计灵感

  • 古巴特色咖啡 Omaima 与众不同的品牌设计

  • 红点 IF 双黄蛋——折纸电视机

  • 通顶环绕式书架 激发好奇心的奇妙空间

  • 能变成屋顶咖啡厅的紧凑盒子结构

  • 以鸟类为特色的创意时钟设计

  • 卢卡斯·伯丁通过柔和现实的插画作品传达一种错位感

  • 视频制作的未来 | 2023 最佳发展趋势

  • Auror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rand Interactive Design

  • 微软正式发布 Surface Hub 2 是协同工作的未来吗?

访谈

Arting365【回到中国】主题邀请展《康熙字典体》作者:厉向晨

贡献者: doreen 来源:Arting365.com 时间:11年前 热度:

这是我第一次参展,很荣幸。展览的意义不只是在于展出自己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到其它参展作品,并有机会与其作者交流。此次「回到中国」的展品多与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有关联,这也是我平时比较感兴趣的领域。


个人简介:

厉向晨,专注于古籍数字化及字体复刻,制有方便于文字学研究的「工具字体」类如:源自《康熙字典》的「康熙字典体」、《隶辨》的「隶辨隶书体」、未制作完成的「广韵宋朝体」;高质量的复刻字体如「聚珍仿宋」;以及自主设计的古风字体「茶盐宋朝体」。同时厉向晨擅长字库封装技术,首创了利用  OpenType Feature  形式实现古籍排版中的行间标点(标点悬挂)效果,以及通过程序自动计算完美实现类似  Kazuraki  的中文不等幅字库。

Arting365: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能分享一下您参加这次邀请展的感受吗?有哪些收获呢? 
厉向晨 这是我第一次参展,很荣幸。展览的意义不只是在于展出自己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到其它参展作品,并有机会与其作者交流。此次「回到中国」的展品多与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有关联,这也是我平时比较感兴趣的领域。

Arting365:您的作品「康熙字典體」来源于古籍《康熙字典》,它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特点是什么,能介绍一下吗?
厉向晨「TypeLand  康熙字典體」是我所制作的「工具书体」类产品之一,这类字体源自古代辞书,是将原书全部扫描后,提取出其中的字头(字典中的大字),并进行一些轮廓修缮后转制成的计算机字库。

制作它的初衷只是为了学术用途,因为古代刻本字体(印刷体)的写法有很多特殊之处,被称为“旧字型”,它是由于手写与印刷对文字需求的不同而产生。手写时,我们都希望文字写起来更顺畅更省事;而在印刷时,文字则需要足够美观板正。这导致了在手写写法中一些相邻的笔画被合并或省略,笔画方向也更加顺畅自然;印刷写法(旧字型)则显得略繁琐一些,而且因其不存在手写中简化笔画的情况,所以写法更接近字源。

因上述原因,旧字型是文字研究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古代,并不存在“旧字型”这样一个明确的规范,它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产物,不同书籍的文字写法不尽相同。《康熙字典》因其作为官方主持编纂的字典,并且年代较近、收字量最多、以及对文字写法有过相应考证,所以在现代文字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地位,并被作为中日韩共同的旧字型标准,因此符合旧字型写法的字体也被叫作“康熙字典体”。 

 


旧字型与新字型

 

将《康熙字典》做成计算机字库,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康熙字典体”,有助于在文字研究时方便参照使用。不过「TypeLand  康熙字典體」能被广泛的应用在平面设计领域倒是我当初未曾料想到的。因为这类字库的质量较为简陋——这是比起一般意义的字库而言——比如每个字大小及方向不是很统一、曲线质量较差,所以用作长文排版或尺寸较大的应用会有些惨。不过这也没有办法,「TypeLand  康熙字典體」完整收录了《康熙字典》的四万七千余字,制作时最快速度曾每天处理一千字;而我制作普通字库一天大概只能完成二十字。并且手动绘制可能会无意间忽略了原件的某些细节,而这些细节对于文字研究都将会是有意义的。

Arting365:  就计算机字体而言,汉字的模式都比较固定,这个时候如何去发展出新的形式呢?
厉向晨我们都知道汉字是方块字,这个“方块”并不是说每个字一定要呈矩形,而是指文字整体的结构、尺寸是否统一,但这也并非是绝对的,比如某些书法。在进入金属活字时代后,字体工作者们也将行书、草书等原本并不规整的字型制成了活字,但受于活字的技术限制,只得将每个字做成一样大小,使其成为了徒有其形而尽失其神的字体。

这个缺陷一直延续到计算机字体中,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模式。但如今的技术已与金属活字有很大的不同,在计算机字库中文字可以实现位置叠加、尺寸不等幅等效果,这为制作“打破模式”的字库提供了基础。实际上 Adobe 日本已于前几年推出了一款具有标杆性质的草书字库:Kazuraki,除上述基本特性外,它还具备假名连字等高级功能,被称为“破框而出的书法字库”。 

 


Kazuraki 排版效果


然而仅仅做出这些还不够,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高新技术,但为在汉字字库中实现这些效果而要付出的额外工作量却是大问题,这导致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款其它的商业字库应用类似特性。为此,我也做了很多研究及开发了一些相关算法与辅助工具,相信不用太久就可以看到很多富有书卷味的书法字库了,并且我认为这些特性同样可以使正文字库及艺术字库产生更多的可能性。

Arting365:  字体设计最关键的一点,您认为是什么呢?
厉向晨我觉得是书法。虽然印刷字体与书法字体基本是不相干的,并非做字体的人都要能习得一手好字,但它们有一些内涵相通,我相信对书法一窍不通的人是无法做出优质的印刷字体的,对艺术字体也是同样。其实说来很羞愧,因为我写的字实在很烂,不过我的确可以感觉到它对做字体设计的影响,所以我也要好好练字才行。平时有一些朋友也会问到如何提高对字体的把握水平,我暂时能想到的也只有这点吧。

Arting365:相比日本和西方国家,中国的字体设计行业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您对中国的字体有什么期待呢?
厉向晨中国现代的字体,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模仿自日本的设计,但不论是否是模仿之作,中国的字体设计都太过注重“形”,而缺乏了“意”,导致看起来较为死板。这与中国文化断代有关,我个人对此的理解是,中国与日本的字体设计就像是两个人在一齐看电影,中国中途离开了,等回来后,他跟不上新的剧情发展,而想退回到离开时的播放进度也不可能,只好自己靠想象将前后的剧情结合在一起,就一直这么别扭着继续。

古代的人们更追求“意”,而现代则追求“形”,但如果没有了“意”作为根基,徒有其“形”的设计将只是一个干巴巴的空壳。字体也是同样,在由古代向现代的转变时,日本既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并用现代的理论加以研究,又在此基础上使其向更加“现代化”努力。当中国回来后,已经无法理解日本的字体为何做成如此模样,只好一味的将结果照搬过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对文化追根溯源的重要性,如同此次「回到中国」展的主旨:并不是倡导回到过去的中国,而是当我们的视线在国外转了一圈以后,回到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关注。我们要做的并不应该是翻天覆地的改革,而是好好的继承,只有将过去研究透彻了,才有未来。

Arting365:最后非常感谢您接受本次专访,谢谢!



康熙字典体海报


隶辨隶书体



  仪凤写经体


康熙字典体



茶盐宋朝体


 

 

doreen

没有个性签名

评论 条回复
扫进你口袋
微信搜索Arting365design 或 扫描二维码

推荐阅读

© 2021 ZEEPIN HOLDINGS LTD.,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