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3 月 11 日至 5 月 21 日,UCCA Edge 即将呈现春季大展“不安的绘画”。展览早鸟票现已限时开启!
随春而至的绘画
UCCA Edge 春季大展
汇集 8 位艺术家
近 80 件近年新作
多数为首次在机构中亮相
邀你一览当代绘画中了不起的萌芽
一场展览,八次邂逅
艺术家跳脱代际框架
聚焦个人表达
在“不安”中寻求“突破”
从东方宗教、漫画戏剧到心理语言
以风格迥异的创作路径
引领观众踏上八段各具特色的绘画之旅
当绘画冲破画框
画布之外
从二维平面延伸至立体空间
跨越三层展厅的独立章节
力求对各自创作逻辑的完整呈现
带来沉浸观展体验的同时亦发人深思
“不安的绘画”(2023.3.11 – 2023.5.21)与“现代主义漫步:柏林国立博古睿美术馆馆藏展”(2023.6.22 – 2023.10.8)双展,仅限上海 UCCA Edge 使用。
在这个久违的春日,期待你来到 UCCA Edge,领略当代绘画的野心与突破,感受画面之下复杂流动的时代情绪与不断焕发的生命力。
在高度数字化的网络时代
绘画还有哪些可能?
绘画是不安的,也是不安定的。随着现实主义退却,现实愈加迫近:去全球化伴随保守主义的反扑,图像生成技术和网络媒体的碎片式传播引发语境坍塌,学科交叉带来形式语言的稀释,市场交易化作商品化的红字,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创作媒介,绘画再次面临关于相关性和紧迫性的诘问。
李然,《十封信》,2022,布面油彩,180 × 150 cm。图片由艺术家与里森画廊提供。
绘画从未停止为自身正名,它作为纯然身体性的创作,与人互为镜像,在去人类中心化思潮掀起之时,绘画以媒介为本位的思维也随之翻页——艺术史的线性叙事被展平,历史语境的边界在流动,风格、母题、图像、空间元素自由地进入绘画。
简策,《斯芬克斯(5)》,2022,布面丙烯、马克笔、蜡笔,220 × 20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八位艺术家
在“不安”中寻求“突破”
展开探索绘画意义的多元实践
展览中的 8 位艺术家来自不同代际,自成章节:简策、李泳翔和韩梦云在全球语境中展开创作实践,他们从生物图像到人造物图像之间的混杂,绘画与器物之间的流转,到东方宗教意象和传统手工艺在绘画中的转译,分别探寻“正统”绘画史之外的可能。
韩梦云,《那流动的必将永存》,2023,布面油彩和丙烯,150 × 21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李泳翔,《齿形柜影》(局部),2021,木板上丙烯、清漆、沙子、上漆门把手,240 × 100 × 5 cm。图片由艺术家和黛布拉·沙蒙尼画廊提供。
李然和王晓曲通过对于讽刺漫画、戏剧图像以及社会场景与艺术史经典图式之间的纠缠,更新了绘画中关于“中国性”的理解。
王晓曲,《会议室》,2023,亚麻布上丙烯、水彩、油画棒,160 × 22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谢南星、王之博和仇晓飞则从心理语言出发,各自呈现现实与梦境、肉身与虚拟、历史时间与家族时间之间的交错。
谢南星,《梦的剥削者 No.2》,2022,布面油彩,240 × 20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仇晓飞,《无题(孵与抱)》,2020,布面油彩,120 × 12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本次展览试图呈现的正是绘画所具有的独特的反身性和自觉,它在不安定的状态下对媒介边界的不断延展,以及以不同方式做出此种努力的优秀画家。“不安的绘画”由 UCCA 策展人栾诗璇策划。
王之博,《猪猡,思乡病和巨嘴鸟》,2020,布面油彩,180 × 130 cm。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展览日期
2023.3.11 – 2023.5.21
周二至周日
10:00-19:00(18:30 最后入场)
* 展期内周一闭馆(逢法定节假日除外)
▼展览地点
UCCA Edge
上海市静安区西藏北路 88 号
盈凯文创广场 2 层
via:dou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