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保持凝视
展期:2023 年 02 月 17 日 -2023 年 05 月 28 日
艺术家:aaajiao、Carsten Nicolai、Darren Almond、*LLND、Oreet Ashery、Tobias Rehberger、Lee Bul、Lee Yongbaek、Markus Lüpertz、胡昀、李燎、厉槟源、林科、林天苗、刘韡、陆垒、施勇、童文敏、杨诘苍、叶凌瀚、于吉、张培力、周文斗、周啸虎
策展人:徐天仪
地址:昊美术馆(上海)一楼,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 2277 弄 1 号
主办:昊美术馆
*Please scroll down for English version.
昊美术馆荣幸地宣布,将于 2023 年 2 月 17 日呈现展览“你和我,保持凝视”。
曼德尔施塔姆(Osip Mandelstam,1891--1938)在 20 世纪之初写下这首《世纪》(节选,1923 年),表达了对这个世纪的憧憬与希望,同时也呈现了“诗人与时代”的冲突。1924 年,他又在另一首诗中写道:“不,我不是任何人的同时代人”。
《世纪》这首诗此后曾作为引文出现在阿甘本的《何为同时代?》和巴迪欧的《世纪》中。在《何为同时代?》中,阿甘本借此表达“同时代的人是紧紧保持对自己时代的凝视以感知时代的光芒及其黑暗(更多地是黑暗而非光芒)的人。一切时代,对那些对同时代性有所经验的人来说,都是晦暗的。”而巴迪欧在 20 世纪末引用这首 20 世纪初所写的诗,则是认为,曼德尔施塔曼在诗中已经指出,“野兽”作为新生的、脆弱易碎的存在,在世纪之初注定是昙花一现。巴迪欧敲打的正是这根“脊骨”。
众所众知,20 世纪是分裂的世纪,而试图了解这种“分裂”的方式,不只是要知道在这个世纪所发生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这个世纪的人在想什么。不去追问这个世纪的人在想什么,仅仅是将事件的发生进行标签,那么我们既看不到今天,也阻止不了事件的重蹈覆辙。同理,这个世纪也从开始就无关于“未来”。
你和我作为对同时代有所经验的人,是构成同时代性复杂时间脉络和多重时间的最小单位。因此,我们无法按照线性的时间来描述事件的性质。本次展览作为昊美术馆(上海)开馆五周年举办的特别展览,精选馆藏作品中包括 Lee Bul、刘韡、张培力、林天苗、Carsten Nicolai、Markus Lüpertz 在内的 20 多位国内外艺术家的 30 余件装置和影像作品。和以往以线性时间为脉络,对馆藏作品进行标签的方式不同,本次展览以“同时代的人是紧紧保持对自己时代的凝视”为线索,以“你和我”为名,在展厅中,“你和我”即与空间对话的直接核心,填补了主体与场景的缺席;对世纪悲剧的发生做出反思,于当代事件和过去参考之间取得联系;从社会学的角度定义时间,将“当下”作为过去与未来的划分点;从社会装置出发,从文化的层面瓦解和反转语言;再认识物质肉体之外的文化表征,对抗碎片化的数字世界;并在数字世界中,转变为无法注销的有机生命形式。
然而,不类同于时代,不按照时间性行动,以时间的创造性重组方式来构建非线性历史的尝试本身也陷入了现代历史观中。作品与作品之间的潜在叙事,不过是依赖外界给予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你和我仍需保持凝视,以感知时代的光芒及其黑暗。
via:dou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