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1 年 01 月 01 日 ~ 2021 年 02 月 02 日 每天 10:00 - 17:30
地点: 上海 黄浦区 思南书局·复兴中路店
无论语言、地域、种族之间的差异多大,人类对于头顶星空的向往和探索从未改变。在漫长的历史中,古老文明各自发展出各自的星座体系,无论文明消亡或是存续,它们的痕迹以图案、图集的形式保存下来,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古典星图。经友校同济天文社推荐,我们得知 2021 年 1 月 1 日至 2 月 2 日,《描绘苍穹——星座与西方古典星图珍品展》于思南书局三楼开展。
本次展览分为两个板块,“夜空中的图案”与“从星图认识星空”,简要描绘从两河文明、华夏文明、古典西方星座体系到现代星座体系,从天文的视角,以星图为介质,对人类文明进行了一次概括。
夜空中的图案
古代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娱乐设施,甚至没有发明出电,而每当夜幕降临,漫天繁星就是人类娱乐的途径。人类调用丰富想象力,将天空中的星星连线,幻化为各种图案象征,编写着属于它们的故事,诠释悲欢离合。在人眼看来,无云的天空呈现球状,而星星则镶嵌其中。为了更好地解释不同的星星,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引入“天球”的定义,在天球上描绘或者确定恒星以及各种各样天体的准确位置。
天球并不是实际存在的球体,仅仅为描绘天体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所用,实际上,天球上很多相近的星星“实际距离”其实非常遥远。
从不同角度观察大熊星座中的北斗七星
西方古典星图集
早在十七世纪,出于宗教、艺术等原因,欧洲就制作、出版了不少美丽的星图集。它们大多描绘了各种神话神灵、英雄人物和怪物,然而它们对星星位置的描绘,在拥有经纬度的天球坐标系统中,可以确认天空中星星的位置。
此外,这些星图集还描绘了当时所认知的太阳系的结构,反映了过去和当时的宇宙理论,因此通过星图集,我们可以随时间回溯人类对宇宙认知的发展。
本次展览的主体,便是诸多珍贵的天空图集。
via:doub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