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极简的生活并不适合每个人,大家还是谨慎跟风。
极简主义的另一极端极繁主义也慢慢走近了我们的视野,这种风格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字“过度”。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极繁主义起源于“17-18 世纪”和“18 世纪 20 年代”,诞生于法国和意大利,极繁主义继承了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艺术特点,表现为奢华,颓废,放肆的特点,运用撞色,拼接来吸引眼球。
复古油画感的极繁设计
Artist:Alessandro Michele
极繁主义一直在建筑、时尚、艺术中广泛应用,极繁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大家都熟知的 Gucci 现任设计总监 Alessandro Michele。
Alessandro Michele 接任 Gucci 之后,之前的风格被取代变成了复古、文艺、怪诞带有宗教气息,运用极繁主义的表现手法,在年轻人中受到追捧,也把极繁主义带入大众视野。
Alessandro 本人是个不折不扣的极繁主义(收藏家级别),收藏超过 360 双美鞋,当然他的收藏范围不止于时尚。
他最珍贵的收藏之一就是 35 本不同版本的《Alice in Wonderland》(爱丽丝漫游仙境),这本超凡的超现实主义儿童读物最初由 Lewis Carroll 于 1865 年执笔创作。收藏了许多德国瓷器品牌 Meissen 的袖珍瓷塑巴哥犬。
Alessandro 的设计风格运用大胆的撞色,大面积的印花,不同材质的混搭,富有浪漫主义的诗意,又不失孩童般的天真烂漫。
能在高级时装上印米老鼠,去墓地,医院办秀也只有他了。
他是这样形容自己的:“我很容易被老东西启发,我对未来不感兴趣,因为那根本不存在。我喜欢高级订制服,也喜欢古着还有街头风格,我认为将这些风格混合可以创造出新的东西。”
Alessandro 对于室内设计也十分感兴趣,把自己的美学风格注入 Gucci 的方方面面。
把包放在一组静物中,这油画般的质感,让小印产生一种错觉,“这卖的是包吗?这是艺术呀!”
优雅和质感兼并
Artist:Gloria Vanderbilt
下面这位呢,更是我们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
“Gloria Vanderbilt”被 Vogue 誉为“美国末代贵族”,不仅是顶级豪门继承人,还是一名演员、时装设计师、艺术家等多重身份,被时尚圈奉为风格缪斯,也是《蒂芙尼的早餐》主人公原型之一。
在家装设计方面,Gloria 坚持大胆自我的极繁主义,整个的装饰以粉色调为基准,华丽繁复的色彩、图案与质地彰显层次,而且墙上挂的装饰画也出自她之手。
Gloria 在采访中说:“我眼中的美在别人看来可能并不算美,对于他们来说美丽的事物也不是我所欣赏的。但我知道一环扣一环,他自然的发展下去,我也清楚自己的追求,就像我找到了这块地毯,然后找到了这个壁炉架再装饰它,风格是逐渐形成的。”
对于生活 Gloria 一直充满幻想,也一直是她的灵感来源。
她告诉人们,不用害怕用最离谱狂放的方式表达自己,如果那就是真实的你。
从未画过画的她在晚年时第一次拿起画笔,在 93 岁时开通个人 Instagram,分享并出售自己的画作,她的画都是以浪漫和幸福为主题,充满童真和浪漫,让小印想到了夏加尔,遇见彩虹就是幸运,和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色彩和记忆的管理大师
Artist:Luke Edward Hall
Luke Edward Hall 和男友 Duncan Campbell
Luke Edward Hall 是一名艺术家兼室内设计师,2016 年与 Burberry 合作插画用作 2016 年秋冬全球广告,在社交媒体发布家里的照片,结果大受好评,立马成为受人追捧的对象。
Hall 认为房子是拥有着的一面镜子,反映他们的兴趣和品味。喜欢收藏的 Hall 有着自己的自身审美的要求,“More is More(多才是多)”。
墙上挂满画作,书架上堆满的书籍,从世界各地淘来的装饰物,组成了 Hall 和设计师男友 Duncan Campbell 的家。
Hall 在选择这些小物件时更喜欢有趣的材质、好看的颜色、还有故事性。
繁琐却可爱的家
Artist:Violet
和前面几个人的眼花缭乱相比,Violet 的家引起视觉极大的舒适。
这个家的主人是英国服装品牌设计师 Violet,可以想象到因为装饰这套房子墙壁打了无数的孔。
因为爸爸经营家具公司,会有收藏老家具的喜好。受父亲的影响,Violet 从小喜欢收集东西,粉色系的的装饰真是太能戳中小印的少女心了。
Violet 家里的东西多,但并不显得凌乱,因为整个空间处于同一个色调,所有物品都规整的排列好。
我们顺便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的房间乱是为什么?
整个的装饰更偏田园自然的风格,木质的家具和编织篮子可以看出她对于木制家具的喜爱。
大大小小的帽子和盘子也能起到装饰作用。
每个极繁主义者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收藏哲学,对于他们来说,每件收藏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和不能抛弃它的理由。
故事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我们不断忘记,但是物品能寄托着我们的情感。
(文字、图片来源于 Dobby,侵删)
via:art.i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