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在哪里
谈及艺术,我们的大脑总会不经意搜索着意大利;
谈及工业艺术,我们对德国制造纷纷赞叹不已;
谈及匠心匠艺,日本成了列位之首;
谈及家居艺术,北欧一跃成为代表性风格;
说到艺术,你的脑子里有一堆艺术家的名字,塞尚、毕加索、莫奈、梵高、达芬奇...
可是你却忘记《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而不是毕加索;
你以为让全世界艺术爱好者为之疯狂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是出自贝多芬;
你也不知道为什么村上隆的几朵色彩缤纷的太阳花与其他品牌合作后带来的品牌溢价...
生活中处处需要艺术
艺术一词听起来很高大上,遥远得似乎与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关联,
其实很多时候艺术就在我们身边,有人慧眼识”英雄”, 有人有眼不识泰山。
【艺术与社交】
社交,是一个在这个时代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的话题。
小红书火了,你要去下载,因为他们说懂生活的人都在小红书;
喜茶火了,你要去买,因为拿着它自拍,你就是社交圈里最耀眼的星;
supreme 火了,你要排队去买,因为穿上它,你就是街头最欢型的潮人;
莫奈的《日出 印象》火了,你要去买它的复刻版挂在家中,
因为这样,你会发现不仅自己的审美水平在慢慢提升,每天起来都是日出好晴天...
每个时代都有他们所认可的“艺术”,只有认识它、追随它,你在社交圈中就有了所谓的社交货币。
被认可,是浅层次的社交;而被理解,是深层次的社交。
而深层次的社交,则让我们的精神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艺术与记忆】
人的记忆是有缺陷的, 我们不善于把事物保留在脑海里, 那些发生过的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消逝,包括感觉。
为了留住记忆,留住生活中的每一个感动瞬间,我们会拿手机拍照、录视频、发在社交平台。
也是由于记忆的缺陷,早期的艺术家们把心中所想、眼中所见、生活中的片刻,用纸笔记录下来,
形成一幅幅具有历史意义的艺术作品。
艺术是一种保存体验的方式, 我们有许多稍纵即逝的美妙体验, 都需要有人帮助留存下来, 艺术是我们人类文明的见证。
【艺术与希望】
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赏心悦目,而美好的艺术,会让人深刻的感受到艺术的美好和生活的希望。
我们欣赏梵高的《星空》,于是买了复刻版的挂在家中。有多少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我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地忘记抬起头看看这片天空呢?
工作闲暇之时,抬头看见这一方星空,告诉自己,你为生活所做的付出,都是为了追逐属于你自己的一片星空呀!
正因为我们总是无法避免生活带来的沮丧、失望、怀疑,才需要工具——艺术,让我们保持对未来的希望。
【艺术与平衡】
996 的工作节奏,车来人往的十字路口,日复一日的便当盒饭。我们陷入了一种过度紧凑且充斥太多刺激
和娱乐的生活状态, 工作忙碌, 几乎没有时间思考任何事情。
如果我们能在忙碌之中抽空看一些艺术展, 用眼睛和身体去发现被遗忘的美好,我们总能有机会找回平日躲藏起来的那个较为孤独而且喜欢沉思的自我, 唤起我们遭到压抑和平和的心态。
艺术可以让我们勇敢面对自己性格中缺失的部分, 并找回弥补它的美好,然后借此为我们倾斜的内在自我恢复一定程度的平衡。
【艺术与自我】
你真的认识你自己么?你与身体共用着一个灵魂,但是你真的了解它么?
有的时候,甚至会以为自己就是记忆中似曾相识的某个人。
甚至我们常常发现有些艺术作品似乎掌握了某种我们体验过却从来不曾真正明确认知的感受, 突然间会和某件艺术作品产生莫名其妙的共鸣, 甚至感动不已。
这种让我们产生共鸣的东西, 它可能是一个物品、风景画、一段音乐。
有些无法用语言与动作表达出来的情绪,交给艺术,交给时间。让艺术替我们诉说,帮我们表达,
让我们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
【艺术与修养】
是因为人们经常意识不到自己面前的事物所具有的价值, 而总是渴望着自己想象中存在于其它地方的美好事物。
有人能从孩子的哭声中创作出美好的乐曲;有人能将路边捡的木块雕刻成时光的年轮;
有人能在旅途中随手拍出惊世骇俗的照片;有人能在普通的白纸上描绘出未来的模样...
提升艺术修养与鉴赏水平,你会发现,艺术无处不在。甚至你也是一位潜在的艺术家。
如何提升艺术鉴赏水平
生活总在索要选择,有人怪你不够优秀,有人怪你陪伴不够。
疫情期间,一直忙碌于工作的你总算是可以安生地待在家,借此机会好好陪伴了家人。却也别忘了在休闲放松的同时,将埋在备忘录里的艺术提升计划提上日程来呀!
不负时光,不忘本心,提升个人艺术修养与鉴赏水平,在家就能跟随艺术大师的脚步,稳步提升,小白也不用担心哦~
给自己机会,让艺术的种子发酵,是你的选择;
耐心讲解,专业培养,是我们美院老师的态度。
从现在开始,活出自己想要,哪管他人索要!
未来有多美,你不一定知道;美会更有未来,你一定要确信。
艺术,让自己更美!
中国美院上海分院创意培训中心——艺术鉴赏公开课
【第一期】保罗·塞尚
大师艺术鉴赏是中国美院上海分院直属创意培训中心推出的系列公开课,让大家通过课程更多的了解艺术,提升个人艺术修养与鉴赏水平,用艺术感悟生活!
关注中国美院上海分院创意培训中心公众号,订阅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