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 年《生活》杂志的创刊为一种新的图片使用和观看方式提供了舞台,那就是摄影专题。它主导了整个二十世纪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叙事,影响深远,以至于时至今日,照片成了传达表述各种场景和事件的关键性工具。《东行记》 展览呈现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专题和纪实摄影师典范——布莱恩•布瑞克和史蒂夫•麦凯瑞的作品。布瑞克和二十年后的麦凯瑞以摄影见证时事,用图片讲述故事,成为了声名远播的视觉叙事者。
新西兰出生的布莱恩•布瑞克(1927-1988)在 1957 年以一篇关于中国的摄影专题开始了职业生涯,继而在 1959 年作为唯一一位西方摄影师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在北京的盛况。而美国人史蒂夫•麦凯瑞(1950-)的第一篇摄影专题则是 1979 年刊登于《纽约时报》的关于阿富汗战争的报道,而后自八十年代早期,他的作品就成了《国家地理》杂志页面的常客。两位都曾拍摄印度的季风气候——布瑞克摄于 1960 年,麦凯瑞则摄于 1983 至 1985 年间。本次展览将由此开始。
展览同时以当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两位大师的作品,向西方世界长久以来对亚洲“异域情调”的好奇和着迷抛出疑问。今日重读这些照片,我们能揭示什么更深层的意义?
本次展览以新西兰摄影收藏家乔纳森·福劳斯向亚洲协会递呈的纪念该协会成立六十周年的提案为契机而举办,由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于 2016 年主办和首次呈现,后于 2017 年的新西兰奥克兰艺术节由特乌鲁 - 怀特克里当代画廊再度展现。三次展览均由奥克兰独立策展人伊恩•韦德策划。他在 1994-2004 年间曾任新西兰蒂帕帕国家博物馆艺术和视觉文化部主管。
【参展作品】
via:duoban